退出登錄
時間:2023/6/9 8:11:36
來源:原創
點擊:
有些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各個渠道大談行業如何合規運營,但是據網絡貨運平臺指南細看之下會發現,所謂合規都是基于該企業自己的角度,金稅四期上線后稅收征管方式從“收稅”到“報稅”再到“算稅”,企業的稅務數據變得非?!巴该鳌?,稅務稽查也就更嚴、更精準,更全方位。
網絡貨運平臺做為整個運單的完整自證鏈條,五流數據要保持完整性,在運營中把控好各個風險口尤其重要,如何既能降低合規運營成本,又能高效擴大市場規模?借助共享的科技應用,持續不斷的降低成本壓力,發揮多跨協同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的整合能力,正在成為一種競爭優勢。
網絡貨運是公路運輸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紐帶,其健康有序發展為物流行業帶來了良好的導向,在上下游用戶體驗提升、行業稅鏈完整、物流效率提升等方面發揮了顯著價值。但行業仍然存在商業模式趨同、同質化競爭嚴重、盈利模式單一、用戶信任度不高、行業合規性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拋開稅返外,90%企業面臨運營成本高,短期內規模上不來導致新增利潤缺乏的情況。
經過爆發增漲,網絡貨運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將從增量攫取向存量爭奪轉變。因此,市場化整合的趨勢預計將愈發明顯,這應是一個規范化和標準化整合的過程。然而從《暫行辦法》實施幾年來的情況看,現在網絡貨運平臺雖有標準,但標準尚需進一步完善,且在執行上還有加強的空間,在具體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受種種因素的制約出現了偏差,沒有充分展現網絡貨運平臺的社會價值。
1.部分企業半路出家,沒有對網絡貨運平臺清晰的認知,即使拿到網絡貨運平臺資質,也是用傳統的方式來經營,把網絡貨運平臺當成TMS來用,甚至有的為了應付監管錄二套系統,平臺只上傳價值不高的單據。久而久之,在沒有專業團隊、技術支撐,也沒有找到好的運營思路下,到最后就不了了之。
2.全國獲稅遍地注冊公司,沒有稅返或開展過程中難以進行,就干脆直接停了當地公司網絡貨運平臺運營。關于稅返我們公眾號有很多相關文章,有興趣可以關注網絡貨運平臺指南公眾號搜索。網絡貨運平臺能合規稅返當然很好,但我們更加應該投入精力去打造對行業,社會有價值的平臺,不應該躺在稅返的搖籃里沉醉。
3.小規模公司起初開展網絡貨運目的想拉動資源做強做大,前期投入系統、團隊等,在運營過程中發現市場競爭完全沒優勢,就提前選擇退場。
從整體市場規模角度來看,雖然網絡貨運規模龐大,但在我國公路整車運輸市場的滲透率并不高,數據顯示2022年網絡貨運平臺的線上交易額占公路整車運輸市場的比例從2019年的4.8%已升高到11.4%,預計到2025年比例將升高到15%,表明整個網絡貨運行業不僅正在往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且在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結合市場上情況來看,目前整狀況是行業逐步正向良性發展,相關發展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各層面也在關注并逐步采取有效措施,網絡貨運最終會成為物流行業的常規有序形態。
數據真實性已經實現交叉檢驗,大多數的網絡平臺并沒有實際的線上運輸業務,還是在進行著傳統上的運輸業務,通過后期手動錄單批量將單據上傳到平臺,用補錄數據冒充真實的數據,這樣不僅真實性會出現異常,同時也有虛假開票的嫌疑,造成的工作量也特別大。還有技術能力方面,網絡貨運首先體現在智慧物流上面,智慧物流是需要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支撐的,很多平臺都是達不到技術要求的,甚至有的用人工代替,因此運營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要合法合規獲取司機運費發票,最簡單便捷的渠道一是通過稅務機關代開,二是在互聯網物流平臺第三方稅務代征,解決進項抵扣和成本票的問題。國稅局給出的解決渠道很簡單,但現實中卻演化出很多變相的形式,而且普遍選擇更不便捷的方式去做,這樣就很容易造嚴重的稅務問題。單靠自已和稅務、財政談也很難爭取到比較好的政策。
有很多企業申報網絡貨運平臺,以為就像以前的車貨匹配平臺一樣,自已只做信息中介,其他都不管,就做票據和結算,然后通過稅務洼地來實現盈利,但實際網絡貨運平臺管理辦法明確平臺是需要承擔承運方責任的,僅僅車貨匹配是不符合網絡貨運平臺要求的?,F實中自身難以整合資源做透鏈條,實現產業綜合服務能力,更是難以形成生態型平臺。而如何通過平臺集采、控貨、智能調度、財務及業務流程融合才是平臺運營的意義。
網絡貨運平臺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相關的配套服務商也成熟起來了,作為把企業帶進網絡貨運平臺的領路人,網絡貨運服務商們不僅僅只是為服務的企業提供滿足申報功能的系統、和完成考試的申報流程。更多的要把服務做深,需要考慮你有哪些資源可以更多的支撐企業更好的運營平臺。
在市場上不泛有以提供技術服務的,有金融保險的,稅務籌劃的,其他接口應用服務的,但能做整體解決方案還是比較少,或者能集成但服務沒統一,平臺企業還是要應付N多個服務商,出現這種原因一是前期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體量不大,發展也就二三年時間,服務企業數量有限或沒在一個領域深沉就形成不了成熟的解決方案。二是基于自身的資源,只能提供單一的服務,客戶有其他需求就拉對應的服務來湊,服務不能統一,而對于網絡貨運是需要涉及多領域協同的生態型平臺,才能拉動多邊效應。
在數字監管新階段,網絡貨運企業如何滿足監管部門合規要求并能提高自身的運營能力,如何自證數據真實性和數字化應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傳統實體物流企業不同的是,網絡貨運平臺基于數字能力,能夠將整個貨運物流過程進行數據化,讓物流行為有跡可循,通過數據對物流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定向性的分析、預測和判斷,實現更高效的管理。業務數據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平臺數據,利用數據之間的關系保證平臺功能的真實性和規范性,將物流各節點的信息實現數據化嵌入到平臺運營中,可以利用數據對平臺的規范性劃好邊界,通過觸發某些節點就能夠掌握信息的真實性以及運輸和數據的安全。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和規范性也同樣如此,諸如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在途監控、路線選擇等等,實際上這背后都有數據作為支撐。
智能化數據服務將云計算、大數據、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在各種運輸場景中,實現在互聯網和云端上便捷管理車隊、智能調度車輛、合理配置運力的可視化、網絡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智慧物流,為貨運行業的高品質經營創造出新的客戶價值。
目前網絡貨運平臺稅務籌劃,稅返落地也是重中之重,也有較多的政企聯合開發出來的針對網絡貨運平臺產業園,選擇有實力的企業合作相對安全些,議價能力也強,湖北黃岡,河南鄭東、四川西昌、新疆阿克蘇、黑龍江克東等地的產業園政策也開始落地,像有實力的服務商也配備專業的稅籌劃團隊從前期的公司調研、匹配相對應的落地園區的整體服務得到很多平臺企業的青睞。
匯集保險、金融、運單等于一體的網絡貨運平臺系統,除了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在運營中還有很多的細節也會引起異常情況,帶來一定的風險,例如證件到期,非法運營車識別,軌跡、運單異常提醒等等,所以平臺運營是體系化的,而不是碎片化的運營,而網貨平臺又聚集了很多的三方服務商,要實現平臺統籌管理非常重要,在每個運營節點都能全程可視化。
做為網絡貨運平臺規模是護城河,多邊資源形成才能產生多元盈利,對接稅務、金融等公共系統,降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商務成本,促成行業達成廣泛的共識。通過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對多重數據清洗、加工、建模,協助物流企業對需求進行定量預測、線路優化、精準營銷,實現企業內部的精益化管理,與外部生態企業的即插即用,賦能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提升物流生態價值。所以具備產業生態圈的服務商能為網貨平臺帶來非常好促動效果,能為企業平臺播下生態的種子。